123笔趣阁 > 科幻小说 > 回到史前当野人 > 回到史前当野人最新章节列表 第242章 多事之冬
    第242章多事之冬

    一场雨水的降临打落了所有的枯叶。

    起初是啪啪嗒嗒豆大的冰冷雨滴,渐渐汇成一场密集而均匀的大雨。

    树蛙在橡树树干上大声聒噪,用突然爆发的欢歌迎接雨水的到来。蟋蟀却陷入了沉默,它们短暂的寿命在这场冰冷的雨水中终结,等到下一个秋季,它们的后代会再次用响亮的歌声占领山林。

    在雨水降临之前,女人们已将挂在室外风干的食物收进了仓库。

    仓库是营区里占地面积最大的建筑,防水防潮工作做得也最仔细最完善,其中不仅储存着过冬的干粮,还有不少干燥的木材和竹材。

    巫师大人的神力可以令潮湿的木材也熊熊燃烧,但她不可能别的事都不做,只负责这一件事,想要维持火焰不熄灭,还得靠干燥的木材。

    冒雨归来的人们围在壁炉旁烤火取暖,孩子们或躺在用茅草和毛皮铺就温暖柔软的炕上,听雨打在地面的噼啪声,或坐在门边,透过窄窄的门扉看斜斜的雨线。

    年幼的婴孩则蜷缩在妈妈的怀里,去年冬狩时怀孕的女人都已生产,氏族里新添23个新丁,人口堪堪超过400。

    哺乳期的妈妈都被安排在同一个屋檐下居住,彼此有个照应,也方便新手妈妈和奶水不足的妈妈向其他人求助。

    “嗷呜!”

    “呜汪!”

    营地里响起惊慌的狼叫,很快便安静下来。

    他们的运气实在很好,雨水是在竹屋竣工之后降临,而非在修建的期间。

    张天一直留意着屋过,重要的不是祭品,而是心意。

    但人们仍然想要献上最好的食物,他们认为只有这样做,才能充分地向天空和祖先表明自己的心意。

    张天知道,这一路上有不少族人永远地离开了,包括阿妈在内的许多老人甚至连迁徙的那一天都没能等到,为了不拖累孩子的脚步,他们早早地选择结束了自己的生命。

    因此这次祭天,祭祖的意味更浓。

    他们想要告慰那些逝去之人的在天之灵:他们做到了!他们没有辜负祖先的期待!

    张天没有制止。不管是祭天还是祭祖,抑或是祭祀其他任何对象,说白了都是让自己心安。如果族人们觉得这样做能够安心,那便这样做好了,反正祭品最终会被他们吃掉,不会浪费。

    对于这场祭祀,乌鸦和豹肝的心情比其他人更复杂,也更卖力。

    因为天空祭司说,只要在祭天仪式上虔诚地祈祷,就可以得到天空的护佑,解除雪灵的诅咒,今后不必再逃亡。

    两人高兴极了。若非迫不得已,谁愿意踏上未知的充满风险的旅途呢?草原人是如何对待他们的,他们记得一清二楚。

    天空氏族和他们来自同一地方,说着一样语言,有着相似的习惯,经过这段时间的相处,关系也越来越亲近。

    只要能够解除雪灵的诅咒,他们很乐意留下来!

    祭天的时间就这样自然而然地固定下来了,定在每年的初雪过后。

    因为是初来乍到,没来得及修建祭祀的场地。

    涉及天空和祖先,祭祀的场地不能像竹屋那样搭建得那么随意,这是极其严肃的事,也是氏族最重要的活动,要么不设坛,要建就建得像模像样一点,以示尊敬。

    祭祀的场地迟早也要固定下来,但今年嘛,还像去年一样,只能随便找块空地举行,相信祖先能够理解。

    当然了,也并非一成不变。

    相较去年,这次参与的人更多了,食物也准备得更丰盛,孩子们的演奏水平也大幅提高,毕竟迁徙途中没什么娱乐活动,吹笛子是其中之一,且深受孩子们喜爱。

    张天趁机教会了他们几首正儿八经的笛曲,尽管是最简单的那种,听感仍然要比小星星、两只老虎之流高出一大截。

    古风的曲调也和林郁领衔的史前女团的舞风更搭。

    张天不打算给祭祀仪式设置太多的条条框框和规矩,繁文缛节是建立在强大的生产力之上的,现在没这个条件,别的不说,光是三牲,想凑齐就得多少年以后去了。

    祭祀完天地和祖先,乌鸦和豹肝找到天空祭司,紧张兮兮地问:“雪灵的诅咒解除了吗?”

    张天不答反问:“晚上睡觉的时候,伱们觉得冷吗?”

    “不冷!”

    “觉得饿吗?”

    “不饿!”

    张天正色道:“雪灵的诅咒会让人又冷又饿,你们既不冷,也不饿,说明诅咒已经解除。”

    压在心头的巨石终于落地,两人长出一口气,相视而笑,连声赞美天空祭司的仁慈。

    入冬之后,人们遵循从前的习惯,开始了蜗居生活,以减少能量的消耗。

    绝大多数动物应对冷天的方法也就这两招:暖天储备食物或脂肪,冷天减少活动,甚至干脆冬眠。

    但竹屋不比洞穴,洞穴的空间大得多,以往宅在洞穴里,还可以做点手工打发时间,或者有事没事走几步,而竹屋只这么大点面积,十个人躺里面连翻身都难。

    长期宅在家里且无所事事的直接结果是:繁衍的频率显著提升。

    族人们甚至特意腾出了两间竹屋,专门用于繁衍生息。

    枭也在这期间完成了从男孩到男人的蜕变,夺走他初次的既不是蛇莓,也不是禾、松子或者他平时亲近的任何一个妹妹,而是蛇尾。

    在这一点上,他很佩服天。

    天和他一般大,也正值血气方刚的年纪,每晚听着隔壁屋的靡靡之音,他是怎么睡得着的?

    “天,你不想试试吗?你可以找蛇尾姐姐,她很在行的,我保证!”

    枭眉飞色舞,他昨晚多半没怎么好好睡觉,现在还顶着两个硕大的黑眼圈。

    张天哭笑不得,心说你当是按脚呢,还带安利技师的?

    他用很严肃的口吻说:“我们刚抵达新家园,这个冷天还有很多事要做。我身为天空祭司,又是氏族首领,肩负着让族人过上富足生活的重任,在实现这个目标之前,我提不起任何兴致和欲望做其他事。”

    枭顿时肃然起敬,同时又感到羞愧,心想天的觉悟真高!怪不得只有他能听到天空的声音!他太纯粹了,没有一点杂念!

    “天,你说得对!我要向你学习!从今天起,我再不去了!”

    第二天早上,枭看着躺在自己怀里的松叶,追悔莫及。他裹上衣裙,翻身下床,暗暗发誓道:“今晚绝不再来了!”

    第三天、第四天、第五天……枭痛苦地发现,每天早上醒来时他怀里总有一个女人,尽管每天都在换人。

    瞧见天和林正忙着做“木工”,他更觉得无地自容。

    “今晚绝不再去!”

    他攥紧拳头,不知第多少次发誓,然后走到两人近前,问:“你们在做什么?”

    张天头也不抬地说:“在做农具。”

    “农具?”

    “等到冰雪消融后,我们要种植谷物。用于种植谷物的工具就叫农具。”

    这个冷天有很多事要做,这不纯粹是托词,确实也要为来年的耕种做一些准备。

    有谷部落有种植谷物的经验,但他们采用的是最原始的刀耕火种,砍完树烧完荒后随手将种子一撒就完事了,还没有发展出相应耕具和播种工具。

    若不是葵用青石加成产量,他们种出来的谷物只怕还不够过冬的呢!

    现在,部落里有四名女娲后人,林郁更是一个顶十个,借用青石的力量只会更简单。

    但张天和林郁都不打算走捷径。

    四个女娲后人,林郁和狼孩大概这辈子都不会交配,紫烟努力了好几年,始终没能怀孕,而葵的女儿禾至今仍未表现出能力。

    五色石的力量终将断绝,唯有知识能够永远传承下去。

    他们要按部就班、扎扎实实地教会族人种地,教会他们不借助任何外力,只靠自己勤劳的双手自给自足。

    枭蹲下来,仔细看了两眼,诧异道:“这不是挖掘棒吗?”

    “是挖掘棒。”张天说,“只要稍微改一改,挖掘棒就可以用来种地。”

    技术的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,最原始的播种农具叫点种棒,正是由采集时代的挖掘棒演变而成。

    棒上粗下细,下端呈尖锥状,锥地成眼,再点进种子。

    我国西南部一些少数民族直到近代还在使用这类工具,在原始农业遗址中也有其实物遗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