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23笔趣阁 > 科幻小说 > 一万个我纵横诸天 > 章节目录 第576章 生命星球的起源
    在尹天德的监测屏幕之上,一处源石辐射的数据明显要比以往记录的数据更低,而且是低很多。

    因为异常数据都是以红色高亮表述的,所以这个异常数据在屏幕上一眼就能看到,尹天德连忙中断了数据浏览,调出了刚刚那条异常数据的信息。

    随后查询到了异常信息点出现的位置,正是不久之前地心飞船打穿地层的位置。

    因为速度很快,地心飞船打穿地层之后,只是在上面留下了一个直径百米左右的孔洞。就算是星球内部的物质喷发,也并没有将这个孔洞扩大多少,毕竟神源本身还是比较坚固的,平常看不出来是因为平时人们所能见到的神源都太小了。

    就像是显微镜的盖玻片随随便便就能被镜头杵碎,但要是换成一颗足球大小的玻璃球,那就算是任由拳打脚踢,也很难造成多大的伤害。

    星球的物质看似喷发的猛烈,实际上只是钻过了一个直径百多米的小窟窿而已,如果深渊之景的底部真的破开了一个上千里的大洞。

    那气流的喷发可就不会像现在那么温和了,至于整个深渊之景周边的地区,都可能会被狂暴的太阳风吹成碎片,引发波及整个星球的超级陆沉。

    而尹天德发现的异常数据就是探测器在这个破洞的区域检测到的,只有一个异常数据,那个位置显示源石辐射大幅度降低,降低到了大约只有普通源石十倍的程度,这显然不符合神源的特征。

    传回异常数据的探测器已经被强烈的太阳风摧毁,为了进一步确定异常数据的情况,尹天德发送了数个新的探测器过去,对之前检测过的破口区域进行更加细致的检测。

    而很快探测器就将数据反馈了回来,在之前的破洞区域,有一块区域的源石辐射异常的降低了,将探测器拉进之后,可以发现辐射降低的区域已经变成了普通的源石,虽然是只有不到一毫米的微小一层,但还是相当程度的阻挡了下方的神源的辐射,让检测数据偏低。

    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,尹天德很清楚这种情况可能意味着什么,连忙将异常数据以及自己的发现汇报了上去,直接冲进了蓝诺的办公室。

    “组长不好了!我们的飞船撞下来的那个缺口,已经有神源开始散失灵气,变成普通的源了。而且我翻查了几天前的记录,这种情况似乎有扩散的趋势。

    普通的源对于地心的热量隔绝效果,要比神缘差的多,如果这种情况继续蔓延的话,很可能会导致星球级的灾难!”

    尹天德是真的有点慌了,他虽然是一代天骄,但面对这种星球毁灭级别的灾难也有些不知所措,这种事情除非是大帝复活,否则的话基本没人能救得了,最多是尽可能的把星球上的活人转移到其他的星球上去。

    紫薇和北斗这样的古星实在是太大了,就算超凡者能移山填海,面对这种体量的灾害,也是有心无力。

    蓝诺眉头微皱:“不要慌,具体是什么情况?就算是星球真的要面临毁灭,也不用担心,我们在进行地心探索之前,就已经做好了最坏的预案,也就是星球会在一天之内毁灭,必须在一天之内撤离所有人员的预案。

    冷静一下,再大的灾难也肯定是政府这个增生的过程,能够增生的不只是普通的源,神源也可以增生,只是速度太慢了,常态之下几乎不可能观测到。

    至于说实验所用的样本增长的速度为何比地下深处的神源慢那么多,蓝诺们在实验之前也有自己的猜想,那就是自己选用的神源相比于地下深处埋藏的太小了。

    为了验证这个猜想。在实验的过程中也有对照组,以不同大小的神源,来进行测试。

    而实验的结果则显示,越小块的神源,在庞大的能量冲击之下,增生的速度就越慢,拇指大小的那块,经历了万年的时间,也只是像发霉的橘子一样,表面出现了斑斑点点的普通源石。

    这个实验结果已经能从一定的程度上解释,地下深处为什么几天时间就能够看到普通的源增生出来,因为地心深处的那一块神源实在是太大了,几乎是一块覆盖了整颗星球的超巨型神源,这对增生速度的增益,显然也是巨大的。

    而实验的结果也解释了蓝诺们对地下探索过程中的重大疑惑之一,那就是神源层如此之薄,为何数万年来都没有被击穿过,之前他们的解释是大块的神源本身就十分坚固,想要破坏并不容易。

    但说实话,那个时候他们自己都觉得这个解释站不住脚,地下的神源层,抵抗普通的太阳风侵蚀,那还勉强可以承受,如果是耀斑爆发,日冕物质喷射,根据蓝诺们的推算,这一层神源是很难承受住的,就算不会被彻底击溃,也有很大概率出现裂缝。

    如果常年如此,早晚会一点点被彻底击溃,但随着蓝诺们认识到了足够巨大的神源在聚合之后,可以以相对较快的速度增生,这个疑惑终于得到了解答,地下深处的神源层恐怕是经常被击碎的,只不过因为他们的这种特性,即便是被打碎了,很快也会吸收恒星释放出来的能量粘连在一起,最终重新恢复成一整块神源。

    甚至于这个发现也可能解释了宇宙之中这些巨型生命星球的起源,很可能这些星球原本只是普通的蓝巨星,只不过因为数亿年前,有一颗神源落了进去,漫长的时光之中,它吸收恒星的能量不断变大,在这个过程中又不断的被击碎,花费了上亿年的时间,终于增生到了遍布星球表面,随后随着继续吸收恒星的能量,生成了星球表面的源石层。

    而这一层,又衍生出了源石的石皮,而随着时光的冲刷,这些石皮一层层的剥落,粉碎变化为普通的泥土,岩石,在星球的表面越积越厚,最终形成了包裹在蓝巨星外的一层岩石层外壳,如此才有了如今这面积广袤到无与伦比的生命星球。

    虽然这个过程中还有许多未解之谜,比如星球的转速为什么依旧是和地球的昼夜保持一致,星球的表面为何与地球的重力相似,但目前这些星球的形成,终于算是有了一个相对合理的猜想。

    ……

    “这就是我们对于银河系中这些超巨型的生命星球形成过程的猜想,其中肯定还有许多不合理的地方,而我们作为科研工作者,肩负的历史使命正式去探索,发现,解释这些不合理之处,甚至是彻底颠覆此前的猜想,提出更合理的假说!”

    尹天德听着蓝诺在工作汇报之中,讲述着远古时期可能发生过的,星球从零开始形成的过程,也不由得心驰神往,只觉得那样的历史是何等波澜壮阔,甚至比起人世间的各族,一代代成就大帝还要更加恢宏,相比于宇宙生灭这样史诗级别的历程,智慧生物如今所走过的历史,不过是沧海一粟。

    当然蓝诺们没有提到的是,他们在北斗上的发现,在发现了地下的源石层之后,蓝诺们也就大概掌握了源石层的探测方式,可以探测出其他生命巨星球上源石层的厚度,以及他们形成的时间。

    而经过计算,他们得出了一个惊人的结论,那就是北斗上的源石层,形成至今的时间,很可能和紫薇星是完全一致的,甚至于,浩瀚的宇宙星空之中,所有的巨型生命星球,都是在同一个时刻,有神源落入其中……

    非要解释这种情况的话,蓝诺们只能想到原著中的某种设定,也就是他们现在所在的这片九天十地,原本其实是天圆地方,星球是后来被捏出来的……

    蓝诺对于捏这个简单粗暴的说法,显然是并不认同的,而现在看来,如果真的是有人重塑宇宙的话,很可能是先创造了诸多恒星,然后又用源的特性,或者干脆是创造了源这种物质,来将这些恒星的表面覆盖,创世纪一般化为一颗颗生命星球。

    而想要做到这种程度,恐怕是已经掌握了大部分的宇宙法则。

    【未完待续】

    求收藏,求推荐票~

    求票票~

    (本章完)